电影《731》刚上映一天,网上突然冒出来一大堆整齐划一的差评。
这些评论像复制粘贴的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故意刷的。
发差评的账号平时跟死号一样,偏赶在918前后集体冒头。之前还转发爱国内容装样子,男的扮数码博主聊手机,女的装娱乐粉丝追明星,一看就是有组织的水军。导演赵林山为这部片子,熬了11年做考证,还专门跑日本找资料,结果刚上映就被这么黑,想想都后背发凉。
导演妻子李善玉说,11年里,她看着丈夫从穿牛仔裤的大男孩,变成了留着白胡子的老男人。光跨国取证就耗了6年,剧本改得堆起来有半人高。片子里监狱干净的细节,被好多人骂“假”。可导演早说了,这是日军的表面文章——把实验对象养得壮点,才能拿到更“稳”的实验数据。大楼装抽水马桶,是因为做细菌实验要无菌环境,脏了反而没法测。还有电影里的女军官,有人说“二战日本女人哪能当军官”。可历史上731部队里真有女性技术人员,帮着做实验、护理,只是没指挥权。电影这么处理是为了故事好看,反而暴露大家对那段历史的空白。最无语的是有人嫌“不够血腥”,其实不是导演不想拍,是拍了也过不了审。去年有部战争片,就因为画面太真实,改了八次才上。这次《731》公映前被举报四次,现在的版本是抠着细节改出来的。真正的残酷,银幕根本装不下——比如“人体含水量78%”这个数据,背后是活人被慢慢烤干的痛苦,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。
电影最后打了一行字“你若记得,我便活过”。这话不是说给受害者听的,是说给我们每一个人。现在澳大利亚、美国的影院里,海外观众在看这段历史;韩国、新加坡的院线也开始排片,这份记忆终于变成了全世界的。票房可能被水军搅乱,但历史的重量不会变。有人拼命想抹掉这些,恰恰说明我们记对了——那些不能忘的事,越想藏,越要挖出来晒在太阳底下。
有网友说“终于上映了,这是正义的胜利,人民的胜利,铭记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!”我觉得这话没毛病——这部电影不是用来赚票房的,是帮我们把根扎进历史里。
从水军故意刷差评,到导演11年的坚持,再到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,我们看到的不是一部电影,是对历史的“死磕”。可为什么有人怕我们记住这些?为什么要费尽心机抹掉?
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们心里那个“不能忘”的盒子。导演用11年熬出来的,不是画面,是让我们能对着孩子说“当年有一群人,遭遇了比电影还惨的事”。咱们普通人能做的,就是去看看这部电影,把这份记忆传给下一辈——别让那些受害者,连“被记得”的权利都没有。
这事你怎么看?
散户如何用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